top of page
Search
Mar 5, 20213 min read
#野剪報 年度環境新聞回顧2020⎥本地篇⎥
2020年過得特別慢,防疫成為新日常,環境看似可以暫歇修復,但多年來的破壞靠一年就足以復元? 2020年的年度環境新聞回顧,特別邀請 風火山林,以他們多年來對自然山野的觀察,選出5件重要的本地環境大事。 ▍疫下郊野 ▍...
Dec 19, 20204 min read
野剪報【新聞回顧】11.2020
今年疫情下,很多環境新聞都環繞如何受其影響或是我們如何回應。疫情加速了綠色轉型的討論,成為美國大選候選人的主要政綱,亦催化今年特別受歡迎的外賣平台嘗試循環經濟等等。 很多我們不習以為常的事都變成新常態,看來要準備好2021年應付這些新常態。 ╹疫下亡魂╹ 水貂疑有冠狀病毒...
Dec 14, 20203 min read
野剪報【新聞回顧】10.2020
終於準備好久違嘅野剪報! 2020年黎到最後一個月,12月野剪報會變成特別版,同大家一齊回顧今年重要嘅本地國際環境新聞,記得留意啦! ╹「報復性」露營╹ 連假人潮湧入塔門 滿地垃圾小牛誤食嘔吐 適逢重陽連假,大家都把握機會到離島露營避世。只可惜事與願違,塔門等露營勝地人頭湧...
Oct 14, 20204 min read
野剪報【新聞回顧】- 21.9-3.10
#野剪報 ◤雙週新聞回顧◢-21.9-3.10 ◸回收失靈◿ ▍中標紙廠失蹤 揭投資回收本大利少 廢紙棄置量一直在眾多廢物中僅次於榜首廚餘。礙於本港並無再造紙業,本地回收廠只能將廢紙輸出,供外地再造商處理。2018年,政府高調與紙廠合作,招標批出環保園租約,供業者建造廢紙...
Sep 30, 20205 min read
【野剪報】新聞回顧— 14-20.9
⧼鳥會風波⧽ 中國無恥打壓 中華鳥會遭國際鳥盟除名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 (下稱鳥會、中華鳥會) 拒絕更名及簽署政治表態文件,遭國際鳥盟解除夥伴關係。事緣國際鳥盟認為中華鳥會的中文名稱「中華民國野鳥學會」對國際鳥盟的夥伴關係造成經營上的「風險」,2019年底向中華鳥會提出要求...
Sep 24, 20204 min read
野剪報【新聞回顧】- 31.8-13.9
╹城鄉規劃╹ 豐樂圍上訴勝訴 撤銷長實建屋批准 環保觸覺總幹事譚凱邦就2013年長實在豐樂圍及后海灣濕地發展豪宅獲城規會批准提出司法覆核,終審法院宣判譚凱邦勝訴,城規會不能確保長實符合公私營合作安排和原則,需撤回建屋批准。...
Sep 11, 20204 min read
野剪報【新聞回顧】-17-23.8 & 24-30.8
⎡資源危機⎤ 今年地球超載日因疫情延後 2020年的地球超載日延後到8月22日,雖則疫情期間,世界各地的大自然得以稍作喘息,在人類干預大幅減少下看似復原中,我們的碳排放和生態足跡有下降的趨勢,可是廚餘問題仍無改善。 全球今年的各種行業都受到疫情衝擊,連帶影響碳排放,就如航空...
Aug 21, 20203 min read
野剪報 【新聞回顧】-10.8-16.8
⎡環境災難⎤ 日潮號漏油事故清理不果 釀毛里裘斯生態浩劫🛢 上月底日本貨船日潮號在毛里裘斯觸礁擱淺,船身一分為二,估計已經有超過一千噸燃油洩漏在近岸海域。雖然在事故發生後,當地政府安排將船體拖離沿岸以及盡快清走船內油倉燃料,減少對生態影響,但礁石、嚴重損壞的船體和惡劣的天...
Aug 15, 20203 min read
野剪報 【新聞回顧】— 3.8-9.8
|生物多樣性|見樹不見林?熊貓保育有成 其他肉食動物遭忽視🐼 數十年來中國保育大熊貓的付出眾所週知,除了成功令野生族群健康生存,由瀕危降級至易危物種。 身為旗艦保育物種的熊貓是雨傘物種,理論上,可以保育同住竹林的物種。可惜現實是,中國大規模種植竹林來復育熊貓的舉動,卻威脅...
Aug 11, 20203 min read
野剪報 【新聞回顧】-27.7-2.8
你聽過綠色振興嗎? 面對疫後復甦和氣候危機,韓國政府定下2050年達到碳中和成為東亞第一個「去碳化(淨零碳排)國家」。 我們除了短期目標成功抗疫,也需要儘早規劃後疫情振興,我們需要投資在跟以前脆弱不堪的經濟,還是以經濟轉型復興,都是各國的課題。...
Aug 11, 20203 min read
野剪報 【新聞回顧】-19-26.7
劉江華junior | 桶改會作品於綠在展出 正收集意見 🗑 桶改會終於有產出,當中包括「劉江華」、室內外三色回收桶、660L大垃圾桶。 改良設計中亦有考慮到清潔工工作,如可拆式煙灰盅,但當教育未完善,普遍市民對回收未有足充認知,「改桶」又是否有效呢? 廢膠打造新垃圾桶...
Aug 11, 20202 min read
野剪報【新聞回顧】- 12-18.7
1. 明日大嶼研究撥款 |周五趕上車衝立會財委 議期結束前終擋下 💸 在世界忙於抗疫或是討論綠色復甦,政府仍背離民意和無視氣候變化現實,將公帑送中又倒落海。 當日會議前一眾團體請願終止撥款,指公帑應該用得其所,投放在疫情後的紓困措施更為有急切性,而環保團體認為填海涉及水域...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