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Search
Aug 15, 20201 min read
黑頸鷿鷉 Eared grebe
黑頸鷿鷉在香港比較罕見。一般來說我們全年都可以看到的是小鷿鷉, 但是黑頸鷿鷉數年才會有一個記錄。很高興能夠用EOS 90D記錄到這隻稀客. A rare grebe species in Hong Kong. Generally, we can see little...
Aug 15, 20201 min read
葦鵐 Pallas’s Bunting
鵐類的鳥兒通常愛好躲在較多遮蔽的草叢中,但這隻葦鵐卻愛留在當眼處。葦鵐常見於低地、平原和水源附近蘆葦草叢,是較罕見的冬候鳥。 A relatively rare migrant of Hong Kong. Saw them a few times in Autumn...
Aug 15, 20201 min read
三寶鳥 Dollarbird
掃街有煎釀三寶 燒臘店有三寶飯 秋冬過境遷徙有三寶鳥
Aug 15, 20201 min read
日本鵪鶉Japanese Quail
天氣一開始轉涼,街邊就有賣炒栗子嘅小販,當中點少得熱辣辣嘅鵪鶉蛋。人類同鵪鶉關係密切,因為鵪鶉繁殖效率高、飼養簡單、體型小,係十分理想嘅食用家禽。另外,鵪鶉被用作實驗動物已經有長久嘅歷史,如遺傳學、營養學及藥理學等。 今次相中嘅主角係日本鵪鶉,屬於雉科中嘅小型鶉類,廣泛分佈...
Aug 15, 20201 min read
東亞豪豬 East Asian porcupine
東亞豪豬是一種廣泛分佈的哺乳類動物,除了大嶼山,幾乎全港都有他們的足跡。相中是一隻未成年的東亞豪豬,當時牠被發現困在一條引水道中。 一般而言,哺乳類動物被困在引水道中容易因失溫以及飢餓而死。有見及此,我們先將牠送到愛護動物協會,再轉到嘉道理農場作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。希望不久...
Aug 15, 20201 min read
香港溪流小霸王—大頭龜 Big-headed Turtle
佢外表威武,有尖牙利爪捕捉水中任何放得入囗嘅生物,又可以係溪流入面飛簷走壁,仲有堅硬嘅盔甲保護,但刀槍不入嘅大頭龜原來面臨緊重大威脅。 大頭龜分佈於高海拔山溪中,適應清涼嘅氣候,捕食水中嘅魚類及甲殼類動物為主,但發展郊野有機會令佢地嘅生存空間大大減少,例如渠道化、建屋及污染...
Aug 12, 20201 min read
黃葦鳽 Yellow Bittern
過咗中秋,表示距離見到冬候鳥們嘅日子又近喇 喺冬夏之間嘅過渡期,香港仲可以睇到過境遷徙嘅候鳥, 由北方嚟過冬,黃葦鳽(讀音:堅)選擇靠自己雙翼飛嚟香港,無行李限制,無delay,唔使買飛,係邊境自由出入 怕俾人發現?伸長條頸扮蘆葦,匿返入蘆葦叢先... 黃葦鳽 Yellow...
Aug 12, 20201 min read
短腳角蟾 Short-legged Toad
講起香港瀕危嘅兩棲類,第一時間可能係諗起盧氏小樹蛙,其實呢隻短腳角蟾都係其中之一。 特別係眼瞼上方微微凸起一小角,面部嘅線條比起其他圓碌碌嘅蛙多咗份英氣。 而蝌蚪嘅外型都好特別,有個漏斗形嘅嘴幫助過濾有機物。 雖則身為原生同特有種,喺靠近市區嘅郊野公園同綠化帶都唔難搵到佢哋...
Aug 12, 20201 min read
地球日2018 Happy Earth Day!
在自然環境中,我們得到寶貴的自然資源外,也永遠被大自然的生物多樣性驚艷,正如不久前印尼的熱帶雨林中才發現新品種的天堂鳥。 今年地球日的主題是終止塑膠污染。自塑膠產品出現以來,大大地改變人類的生活同時,用完即棄的塑膠亦污染和殘留在生態系統。首當其衝是水生生態遭受破壞,海洋動物...
Aug 12, 20201 min read
彩䴉啊,四年後,你仲認唔認得去塱原嘅路?
塱原濕地一直是觀鳥勝地,除了雀鳥品種多,不時還有罕見的過境遷徙鳥種短暫拜訪,偶爾帶來人潮朝聖。 今次的主角叫彩䴉(glossy ibis) ,不是彩鷸的親戚,而是在香港第三次記錄的迷鳥,對上一次記錄已是25年前。 估計他們是從東南亞返回中亞途中又累又餓,短暫留港補給。...
Aug 12, 20201 min read
點解呢隻黑頭鵐有腳環呢?
原來係做緊「鳥」口普查嘅鳥類環誌,世界各地嘅研究人員透過識辨腳環去收集候鳥遷徙嘅規律。A13個腳環就好似黑頭鵐嘅身份證,代表環志嘅國家、機構、日期、雀鳥嘅翼展、體重、成熟程度等,從而透過追蹤遷徙路線研究雀鳥嘅習性、分佈、數量等。...
Aug 12, 20201 min read
世界麻雀日 Happy World Sparrow Day~
麻雀可算是城市中最親人動物鄰居,根據觀鳥會去年麻雀普查,有32萬隻麻雀於市區築巢棲息。 有無發現去郊遊好少見到佢地?原來麻雀主要依靠城市中人類活動生存,特別與人親近。 雖然麻雀喺香港好常見,但原來喺歐美嘅數量有下跌嘅趨勢,所以唔好認為見到麻雀係必然啊! Eurasian...
Aug 12, 20201 min read
咪當我水魚~
水魚,又叫中華鱉,在亞洲的水產市場上十分常見,中國自古視之為食療價值高的補品。雖則作食用用途的水魚大部分來自養殖場,但同時野生水魚亦買少見少,國際保育機構同中國紅皮書經把中華鱉列入「易危」,表示野生數量大幅減少,但仍可在香港的水塘和后海灣漁塘可以見到他們。 Chinese...
Aug 12, 20201 min read
田雞你可能食過,香港野生田雞又有無見過?
田雞又叫虎紋蛙,喜愛淡水濕地同開闊原野,尤其水稻田等濕耕地。據說田雞口感像雞肉因而得名,亦有說法指田雞在水稻田食害蟲,就如農場的雞一樣,所以又稱之為水雞。 不過由於棲息地減少,過量使用殺蟲水及過度捕捉,令野生群落數目大減,已經被列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,本地野生群落則分佈大嶼山...
Aug 12, 20201 min read
薯片叔叔蜘蛛 Pringles Man spider-黑斑園蛛 The Kidney Garden Spider
咦!點解有蜘蛛同薯片叔叔撞左様既? 原來係有「鬍鬚」生係patpat到既黑斑園蛛。黑斑園蛛一般生活係林間, 日頭會係樹葉之間織網匿埋休息, 我地就好好彩係夜晩見到佢個「註冊商標」喇! Find this spider looks familiar? The Kidney...
Aug 12, 20201 min read
雙色垂鬚螢幼蟲啃食蚯蚓
大雨過後,經常會看到蚯蚓從泥土中被水沖出路上及水渠中,除了被曬乾、被踏扁、被鳥類捕食外,牠們還會被體型比牠們細小的獵食者攻擊,就是螢火蟲。 片中是雙色垂鬚螢的幼蟲,外表與一般人印象中的螢火蟲有些不同,黑白相間的體色,酷像蛆蟲的蠕動方式,加上用一雙大牙大口大口地啃食蚯蚓的畫面...
Aug 12, 20201 min read
綠海龜 Green turtles
在馬來西亞半島浮潛不難遇到瀕危的綠海龜在沿岸覓食棲息,而東岸沙灘也是綠海龜上岸產卵的熱點。 與綠海龜浮潛 snorkelling with a green turtle 在部分未受保護的海灘仍被人挖走海龜蛋作食用,而一些保育單位購回龜蛋孵化成龜,放歸大海。...
Aug 12, 20201 min read
劉氏掌突蟾 Lau's Leaf Litter Toad
日頭聽蟬叫,夜晚聽蛙鳴,夏天冇咗呢啲聲音就好似唔完整。 尤其夜晚喺河流或小水池附近,可以搵到呢隻雄性劉氏掌突蟾起勢咁叫吸引異性。每種青蛙都有獨特嘅叫聲,而佢哋嘅叫聲近似蟲鳴,而且體型較細,有時要比啲耐性仔細啲先發現到。 Lau's Leaf Litter Toad...
Aug 12, 20201 min read
好奇寶寶紅頰獴 The curious Small Asian Mongoose
小型哺乳類喺香港雖然唔易見,但紅頰獴通常日間活動,天生係好奇寶寶,喺濕地同開闊灌叢都有機會遇到佢哋架! 紅頰獴 Small Asian Mongoose (Herpestes javanicus)
Aug 12, 20201 min read
現實版貪食蛇—鉛色水蛇、斑腿泛樹蛙 Plumbeous Water Snake & brown tree frog
春夏夜晚多左蛙出沒,某晚就上演左呢幕現實版貪食蛇,遇到呢條鉛色水蛇正係度開大餐,不過似乎隻斑腿泛樹蛙太肥吞唔落,變成「蛇」心不足蛇吞象。 平時見到蛇都會喊打喊殺,乜佢地食人架咩? 其實蛇雖然係食葷,但係只限於鼠、蛙、蛇、魚等,再者蛇本身又係其他動物嘅食物,例如蛇鵰、獴,係生...
bottom of page